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从王国维的学习三境界到文化的传承


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的!
诗词的境界
和学音乐的境界
完美结合
也期望我早日达到
“得”的境界!

7月7日的分享会,转眼即到。我的赛马还没有练好。可我越急,我就越拉不好。
当我发现自己的心态不对的时候,我真的就完全停下来,不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

我问我自己,我为什么练琴?
这答案在我心里是非常清楚和肯定的答案。看到自己那么急躁练琴。我立即踩下了刹车,我要我自己回到初心,找回那一份单纯对音乐的爱和热情,才继续练琴。我不希望自己迷失在慌乱之中。

我要的练琴,
是享受音乐滋养的过程,
是坚定自己内在不断前进的品质,
而不是急功近利的
一味贪快。

那天上课前夕,我把了灭音器还给了老师。我不想再依靠“他”(虽然他曾经是我练琴的好知己)。归还灭音器的原因是“他”不停让我有错觉,让我感觉自己已经能够驾驭运弓的力道。结果,一离开他,我知道根本就不是那样一回事。为了练好琴,我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把这个“他”物归原主。

我要开始,重新开始——慢练。因为没有灭音,我就不能在凌晨练琴,我需要重新再调整生活作息,才能够满足我每天练足2小时的练琴目标。我也不能求好、贪快地练。

归还了灭音器后,苏老师要求我在7月7日分享会上作分享。我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分享本就是我常做的事情,只是这次的分享,内容是和二胡挂钩,让我迟疑。我问老师我有什么值得和别人分享的。老师只给了我2个字【文化】。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文化和音乐联系起来。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该如何将此二者联系起来?

思考的这几天,王国维、叶嘉莹、刘天华,这几个人的名字不知道为何,就在我脑海之中不停地盘旋。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被就有词和曲。我先懂诗,被诗滋养。现在学用二胡拉曲。这是另外一种滋养。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为这些诗词谱曲,让华德福圈子里的学生吟唱我的作品。我希望二胡会是我的利器。这又是我心里小小的梦。

鉴赏诗词,我的导师就是王国维、叶嘉莹;对二胡的喜爱和坚持,这很大的成分是被二胡之父刘天华、苏爸爸和苏老师的影响。于是我就找到了分享的切入点。


以下就是我想要分享的腹稿

近代中国的诗词评论家、学者王国维在其诗词著作里《人间词话》写过: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立】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守】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得】

【立】去年8月CAA前夕,因为投入练着《青花瓷》,忽然我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练琴了。只要1天不拿二胡,我的手会痒。我喜欢自己专注练琴的心情自在,我喜欢自己为克服难点不断要求自己精进的坚持。而且每一次练完琴,心情都会比较好。而练琴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之下,变成了习惯。CAA之后,我就立下要把二胡学好,考8级的决心。

【守】之后,因为喜爱二胡,我练琴的时间也日益增加。我是教师,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时间对我而言永远不够用。如何挤出时间练习,对我而言是个挑战。我唯有牺牲睡眠时间,在凌晨或清晨练琴。

几乎有3个月,我用灭音器练琴,指法熟练了,但是因为灭音器总让我错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好了运弓的力度。所以最后我决定不再使用灭音器练琴我真的好羡慕,身边的学生那么早就学乐器接触音乐。因为在最好的年岁里,你们拥有许多最好的条件去练琴。学生不用照顾家庭和孩子,可以专心练琴,手指灵活,记忆力好,老师讲一遍马上做得到。

我在练《良宵》时,学揉弦的时候,练了好久我的手指都不动,练了好久手动了二胡也一起动。为了练这个揉弦,我做了好多次噩梦,梦见自己怎么都练不成揉弦而被惊吓而醒。

【得】这些都是练琴的过程,我唯有一步一步往前继续走,我才能慢慢进步,虽然过程不容易,但我愿意为我爱的二胡和音乐继续坚持到底。纵然练琴,我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我也曾伤心失落好多次,因为自己怎么练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继续在路上,继续前进。真的希望自己的坚持有一天真的能够美梦成真——蓦然回首,我已经成为了那个技艺高超的二胡手!

艺术、诗歌、音乐,都是重视意境;艺术的巨大感染力总是能够把人带到另外一个时空,让人忘记自己此时此刻的现实,进入到艺术作品里的世界里感受里面的情感。这就是艺术之美和动人之处。

我爱中华文化,我爱美,我爱音乐,我更爱艺术。文学也好音乐也罢,都是众多艺术形式里的一员。我想真的透过自己的生命力量,成为美的、艺术的、文化的、传承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