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乐理”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乐理”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0年11月14日星期六

我爱《光明行》

我的生命会遇到二胡
真的是很美
很曲折的故事
原来命里
有些事情是注定了的
看懂了命盘
这一切就不奇怪
谢谢
苏老师
这些年的引领
这是老师在
二胡群组里
分享的上课笔记


那年, 因为要学习拉好《良宵》

我除了听二胡大家演奏《良宵》外

我还看了由陈军主演的《刘天华传》


知道了刘天华老师的时代背景

知道了良宵的创作缘由

更加明白了他创作《光明行》背后对国乐的爱和希望

很无奈就在他写完此曲

不久

就因感染疾病离世了

若不是早逝

以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才华

定有更多作为和更高的成就


刘天华
为二胡之父
因为他的积极改良
完全改变了二胡的地位
让二胡上升至和小提琴一样的
地位、高度

进修着的苏老师

写下了自己对光明行的理解

征得同意

我把老师的文字转载于此

供有缘人学习

一起领受

此曲之美


❲《光明行》❳


听何梦叶老师说光明行,感觉就像读了一本爱国著作。在五四运动的背景下,刘天华老师在1931年创作了<光明行>。整首歌在D和G调交替中,以振奋、激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表达作曲家对光明的追求与诠释。


[引子]

何老师在这短短的4个小节,不断地强调了右手的4大要点:“平、直、稳、宁。”右手不可以上下摆动。


[一]

虽然记谱都是从 f 到 p,可是老师提醒着第二乐段(第21 ∼ 36小节)的力度会比第一乐段(第5 ∼ 20小节)弱些。30小节开始的连续顿弓,可以稍稍地把弓子抬起(跳弓)。


[二]

带歌唱性的。老师在一些换把的音符上加了一些小滑音,要到下一个音的时候才植入滑音(第45 & 46, 61 & 62小节)。老师也特别提到了 52小节的唯一泛音,就像清晨上的露珠一样干净、透彻。处理泛音的3大要点,“准、松、快”。


[三]

音乐带模进式的,活力,有弹性。右手手腕使力以短弓为主结合顿弓,一紧一松的前进。音乐来到第85小节,顿音开始消失,进入渐慢。老师在第111小节的泛音点上植入了滑音,轻松地结束整段。


[四]

抒情式的段落。何老师把G调的旋律比喻成男生,不带音头,但却满弓的进行。D调音调较高,像个女生,在音乐构造上是跟 G 调是相呼应的,比如滑音和顿弓上的处理(第117 和133小节)。


[尾声]

整段以颤弓进行。何老师对颤弓的诠释,有点像古筝的摇指:“点→ 线→ 面”。很多时候演奏到这段落时,都已经有气无力了,可是老师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形容词“宁静而辽阔”。


全曲音乐不会太复杂,可是要掌握着其中的细节,确实不易。但在反复细嚼、反复练习当中,音乐中总能推着我们前进。就像刘天华老师为这首歌的注解:“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


以我目前的进度,我还拉不了《光明行》,但是心里对这曲子是热爱且抱有希望的。

我读完了,苏老师的文字,心里也是很有感受的:


学良宵时,看刘天华传,心里思念想要拉的,学的就是光明行。

那种对国家对音乐的爱,没有经历是无法领会刘天华精神内涵里对音乐的向往与恨铁不成钢的爱。

谢谢老师分享让我对此曲的音乐把握有更多,更深的领会。

祝福老师成功顺利取得证书得到好成绩

yue乐者,le乐也(《荀子•乐论篇》)

愿大家领会光明行,感染音乐里的精神 快乐坚定走在光明里。


二胡,在我心里深藏了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份爱实在太复杂,有时也很沉重。

希望苏老师早日取得由权威机构中央音乐学院认证的二胡专业师资证书,用其热爱和专业推动马来西亚二胡,华乐的学习,造福更多音乐爱好者!

让马来西亚这一片温暖的土地  

因为美好的音乐

快乐坚定走在光明里

华乐之前路

越走越自在宽广

在此献上祝福



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

拍子 节奏

 

艺术之可贵
就是在
过程里
不断看见自己


1.5个小时,我们4人跟着青春无敌,美丽的小姐姐练习唱拍子。从1唱到45题,尤其这题我们唱了大约20分钟,4个人都先后不断犯抢拍的毛病。越是错,就越怕错,结果大家越唱越错。

这个小姐姐很有耐心,不断分析,引导,多次帮我们拆小节,反复演练,一直到放学。

在我学习二胡的路上,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真的就是我常犯的错误。我想趁着机会好好把拍子学好,让我的音乐基础更加稳固。


在音乐中,

时间被分成均等长度的单位。


要唱要唱出拍子
老实唱出拍子
我总是要这样提醒自己

打拍子有2个动作,

1个是拍下去,1个是拿起来,

拍下去拿上来是完整的一拍。


学拍子,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何在拍子,尤其是快速的拍子里稳住自己,不慌不乱不忙,就是内功心法!

头脑理解了,身体要记住这些,让他直接反应出来才算是真正学会,也学到。


用他的方式,我终于看到也抓到了要领。
也让我领会了什么叫做教书是艺术的道理。
教无定法,但是如何把简单的知识精讲到位,到点!
那真的是要有功力的。
今天,复习拍子就到这里。
有学会了的满足在心中,
这样感觉真好!


2019年6月9日星期日

学习【swing】一点都不简单

我是主修文学,中国文学的学生。我掌握的是语文。如今,我半路出家,学习音乐。因为我有一个学习语言的背景,所以在学习音乐时,也会用语文的方式去套。因为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但我发现音乐越学就越像在学数学,而数学是我的弱项,有的时候我若单是用感觉是学不会的。上个星期,在乐团学习到一个节奏的名词【swing】就搞了半天去习惯这拍子,单是数拍子,我数了好久都掌握不到规律,更不用说要用乐器把这个【swing】的节奏拉出来。这个【swing】听起来感觉是:要倒要倒的感觉,让我还没学会就要倒了。

还好,网上有许多很棒的资源,给我恶补乐理常识。近来,常听的就是台湾的钢琴家“Wiwi Kuan”还有他的youtube频道“Nicechord好和弦”,让这位风趣,有料的的老师帮我上课,感觉比较容易掌握要学的知识点,他呀真的帮了我好大的忙。

在他的教导下,我终于比较到全音,半音,音程,音阶这些名词的实质内容,也比较懂得拍子。尤其是今天我还傻傻搞不清楚的切分音和Swing的概念时,他直接就用钢琴给我演绎出来了,很具象实在!
↑↑↑↑swing的说明影片

秘诀1:一对八分音符,前面那个音弹长一点,后面那个音短一点。
秘诀2:一对八分音符,前面那个音弹轻一点,后面那个音重一点。
秘诀3:其实一对八分音符当中,谁要弹比较重不一定。
秘诀4:不要把音和音之间,弹得太重叠。
秘诀5:注意休止符的时机。
秘诀6:把装饰音弹得比他后面的音大声。
秘诀7:把一些比较快的音处理成Ghost Notes
秘诀8:让强硬和弱音的反差大一些。
秘诀9:偶尔,把整个旋律的拍点延后,以避免呆呆的感觉。
秘诀10:Swing不是TempoRubato,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swing】真的要掌握,看来还需要时间。我真的只是入门,要进入大门真的需要时间。要把学到的【swing】技巧拉出曲子,这距离真的还很远。学乐器不止烧钱,还很耗时间,蘑菇一个swing就已经一个小时,还不包括我真的去拿乐器学着拉。路,很长但是却还是要一步一脚印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