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

国乐大师——刘天华

1928年1月22日除夕写的《良宵》,
是老师和学生一同合奏,
其乐融融的景象。
很感人。

我是读文学的,每每读文学作品就需要知道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这习惯深深影响了我。我学二胡也是如此,《良宵》到今天为止我也才练了2段,我觉得很难练不下去。

我不停看视频,刘宇老师的视频我反复看,我不是听觉型(已经过了绝对音感的时期),也不是视觉性,我只能自己摸索。别人教不到我的。我只好先背谱,一次又一次唱谱,一次一次听演奏。

我很好奇当时是民国时期,整个中国是如此动荡,我可以理解过年团聚的喜悦,但是我想象不到当时刘天华即兴创作的氛围。偶然,发现刘天华是刘半农的弟弟。我就很好奇了,于是知道刘天华有一本传记,就请我的朋友帮我订购。我想要更深刻了解刘天华,了解这一代国乐大师的生平!

这还不足够,我好奇很多事情,于是我继续查找资料结果发现二胡演奏家陈军曾经扮演过刘天华演出电影《刘天华》。我赶紧打开视频《刘天华》来看。看完我终于更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明白在1928年,除夕夜那个时候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为何他如此开心。也可看看电影《刘天华》插曲:《良宵》陈军演奏的整体感觉。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我想当时的刘天华应该真的非常开心。

令人惋惜的是,国乐大师,二胡之父,年纪轻轻37岁就病逝了!这真的令人很惋惜!

电影里头,当年是蔡元培写信到江阴去邀请他来北大接过王露老师的职务教琵琶。后来刘天华遇到赵老师,并受到赵老师的器重。

电影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赵老师对刘天华说:
音乐的确是有高低优劣之别的,
但绝对不是按照国家民族来划分,
一首交响乐和一首丝竹
只要是发自肺腑,能打动人心灵的,
就都是好音乐!
我很认同,音乐没有情感,就犹如人活着没有灵魂!带着这样对音乐的感悟,对国乐大师、二胡之父的理解,我对想要学好《良宵》这曲子又充满了动力。我要好好把这曲子练好,才不负刘天华对国乐的期望!


这一首1931年写的《光明行》,
是其中一首我很爱的曲子!
这影片把他创作的过程剪下来了,
结合演奏会的现场,
看了真的很感触。


电影结束前,出现了这些文字:

1932年6月8日,刘天华因一周前在天桥向民间艺人学习《吵子锣鼓》,感染了猩红热病,救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三十七岁。

为了学习音乐,不耻下问而感染猩红热病,仅仅7天的时间,年仅37的刘天华就这样病逝了!让人不胜唏嘘,痛心就这样失去一个杰出的音乐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