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我为何写作?一封写给我自己,也写给这三年文学旅程的告白

意图很重要
我必须诚实

                  

我为何写作?

这个问题,每隔几年我都会重新问自己一次。

我真正开始写作,是在我九岁那年。老师要求写日记,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用笔记录那些无法解答的疑惑,只能在文字里自问自答、慢慢寻找方向。

图书馆、书、字和笔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
它们不责备我、不催促我,只静静陪我说话。
我读别人写的世界,也写下我心里的世界。

后来我才知道,那叫“自由写作”,那叫“书写疗愈”。但当时我并不懂这些名词,我只是凭本能活着。


🪶 从陪伴孩子到开设课程

大学毕业后,我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
“阅读与写作,就是你要走的路。”

我跟着这声音,曾经成立“童亲苑”,推广绘本;后来在华德福教育中转化为说故事的课程;再后来开设《文学与人生·阅读与写作》这门课。

从第一堂课开始,我就知道,我不只是教写作,而是用文字引导灵魂看见自己。

三年来,我们读过《小王子》、《不安公主》、《战马》,我们聊高晓声的《摆渡》,李碧华的《青蛇》,也看过《南海十三郎》《破地狱》《霸王别姬》。

从五个学生到剩下一人,我依然愿意陪着。


💔 当学生只为了得奖而写……

但那天,当我听见她说“她只是想得奖”时,我的心有一丝丝失落,也有一丝丝惋惜。

我帮助她完成诗歌、散文,也努力协助小说的创作,但当我发现她想用恐怖悬疑的笔法,我不得不站出来。

写作不该以恐惧包裹善美真。
尤其是一个中学生,多么美好的年纪,何必急着与世界的黑暗打交道?

我坚持重写,但也因此,他错过了截稿。

那一刻我自问,我做得对吗?
但我更深地问自己:如果连我都不守住这道线,还有谁会告诉她:写作不只是得奖,是要成为更好的人?


🔥 写作,是灵魂的呼吸,不是奖项的装饰

奖项只是副产品。
我昨天对她说,也对我自己说。
哪怕没有任何奖项,我依旧会写,依旧会跳舞,依旧唱歌,依旧阅读。

因为这就是我的修行方式。


🌿 总结这段旅程,也是对自己诚实

今天,我写下这一切,不是为了证明我对、他错,也没有对错,而是为了安顿我心中的那些情绪:

有失落、有孤独、有遗憾、有诚实。
也有觉知、祝福、放手与继续。

写作,是为了活。
活得更真、更透、更靠近我是谁。

我写,不为赢。
我写,为了灵魂,继续呼吸。

—— 慈登词灯 · 佩玲
2025年8月5日 · 清晨







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

海浪+歌声+祷文

载着女儿出席活动的空隙,我寻找着海边,准备踏浪。

我双脚踩在大地上,足足和海浪共舞了45分钟不动。临别依依,潮水带走了我的身心疲劳,而我也充满了电。身心舒畅的我于是忍不住高歌。

歌声与海浪此起彼伏交织,共舞足足一分多钟,是我这个月最自在也最真实的时刻。

我站在大海面前,唱出那首在心里酝酿很久的歌。
没有人安排,没有人评价,只有风和浪,还有我自己。

这段视频,我没有刻意录影,是灵感来了就按下了拍摄。

感谢宇宙,在这么多嘈杂和辛苦之后,还让我记得喜悦是什么。

【请点击下方链接播放】
 歌声与海浪:我愿意分享我的喜悦 https://youtube.com/shorts/1oHUSM6wi3M?si=zY01ATFqWVqg8BpE

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

梦中撞人之后,我决定慢下来

26.7.2025|梦后书写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心急的人。

从学琴那时候开始,老师就说我适合拉奏速度慢一点的曲子——
我也知道,自己的节奏确实需要慢下来。

外境与内在,其实是一样的节奏啊。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贪心的。
总想快一点看到效果、快一点完成任务,
这种“想快”的心,其实就是修行路上最难对治的贪。

我驾车要快,过收费站也用冲的。
我习惯冲冲冲地前行——
可这段时间,为了清理祖先的业力,我消耗过度,身体累到不行。

我开始怕开车了。
那种一路上的晕眩、欲睡、混沌、失控、焦虑、强撑……
让我几度险象环生,糖果、唱歌、念咒都无济于事。

曾经喜欢开车的我,如今却连握方向盘都觉得煎熬。

昨夜的梦,就像灵魂为我按下的暂停键。

我梦见自己在倒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人。
梦里的我惊慌、懊悔、自责得不知所措……
醒来后虽然松了口气——还好只是梦,但也被惊出了冷汗。

我明白,这梦不只是吓我而已,
而是一个清晰的讯息:

再这样下去,你会受伤的。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慢和快,其实是相对的。
只有慢下来的人,才能走得长远
你以为“快”,其实只是用未来的体力透支当下。

当我因为太赶而错过细节,
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反复修补、绕路,
这是多么耗神的循环!

或许是因为渐渐有了年纪,
我开始体会到:

万事皆有定时,
没有迟到,只有刚好。

慢下来,看风景;
慢下来,喝口茶;
慢下来,听听身体的声音。

我终于想通:

我想要的是人生这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我不要起跑后冲太快,最后倒在途中。
我要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到终点。

感谢梦境提醒我:
不要再勉强自己、委屈身体、害怕来不及。
我的身体值得被好好照顾,
值得坐下来歇息、欣赏风景、喝杯茶,
然后,不是“继续赶路”,
而是——再次出发

前行路上
弯曲崎岖
从独行
到有灵魂伙伴
我很感恩
我需要慢下来
不再追赶

是对我自己
最深的尊重!


灵魂祷文|给愿意慢下来的我

亲爱的自己,
谢谢你愿意在奔波中停下脚步,
谢谢你听见身体疲惫的低语,
谢谢你没有忽略那场梦的讯息。

我愿意慢下来,
在风中呼吸、在光中行走,
让脚步回归节奏,
让灵魂回到身体的家。

我不再因为恐惧而赶路,
不再因为渴望证明而过度燃烧,
我选择相信:

●万事皆有定时,
● 没有迟到,只有刚刚好。

愿我此刻停下,是为了更稳地再次出发;
愿我在这杯茶的温度里,
记起自己本该有的温柔节奏。

感谢梦境提醒,感谢身体承载,
感谢我终于学会了——

慢,是对灵魂最深的疼惜。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

【悟空心法 × 灵魂课室】 ——读《西游记》,不只是读取经故事

亲爱的朋友们、家长与老师们:

你知道吗?我陪孩子读《西游记》,远远不只是读一个神魔故事而已。
这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实内藏着古老的灵性智慧,特别适合陪伴现代孩子成长。

比如《第36回》,悟空安慰着焦急的唐三藏,说出了一句深具修行意涵的名言:

“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这句话,不正是东方修行者悟空的“显化之道”吗?


我怎么跟孩子们说?

我说:

“孩子们,这不仅是悟空的法力,更是他内在的信念。他知道只要目标清楚,心不乱,就一定会成。
而这在赛斯资料里,也是一种灵魂智慧。


 未来你们想完成什么,不是先苦思方法,而是先把心放稳,把目标种下——宇宙和人生,就会带来你需要的。”

孩子们听懂了,而且感受到:原来阅读古典名著,不只是背书或考试,更是灵魂成长的旅程。


《西游记》跨学科的真正价值:

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

· 语文素养:理解、表达、修辞、诗词、美文赏析
· 文化常识:佛道儒思想、民间信仰、典故与地理
· 心理成长:角色的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内在动力
·灵性智慧:愿力、信念、显化、修行、内在平衡
·哲学启发:如何看待苦难?什么是“功成”与“自然”?

这不只是孩子的阅读,也是我们陪伴他们生命的方式


 送给每一位家长与教育者的一句提醒:

“结果先确定,方法自然来;只要你心定,宇宙会来帮你。”

如果你也想陪孩子读懂《西游记》里的智慧、勇气与爱,欢迎关注我的教学旅程。我们一起做孩子的灯,一起陪伴他们走出一条不凡的成长之路。

——慈登词灯·佩玲

2025年7月23日 ·《西游记》灵性共读课堂纪实

灵魂旅程中的奇妙征兆:4支香的启示




那一天,我陪伴哥哥和嫂嫂一起去了附近一间著名的济公活佛庙,心里带着一种既平静又敬畏的心情。按照习俗,我点燃了一大束香,按照庙祝的指示依次上香。在第二个香炉时我算好了三支香,轻轻地插入香炉中,虔诚地祈祷着,保佑家庭和谐。


可是,当我完成后,嫂嫂却诧异地提醒我:“咦,你插四支香啊?”我震惊地望向香炉,确实看到了四支香!我非常确定自己只插了三支,怎么会多了一支呢?仔细一看,其中一支竟然没有被点燃,仿佛在提醒着我什么似的。我立刻用打火机点燃了那支未点着的香,心里想着,这或许是一种特别的灵性讯号。


怀着一种特别的感觉,我又尝试了第二次。这次我非常小心地数清楚三支香才插入香炉。但奇妙的事情又发生了——再次变成了四支香!我心里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感受:祖先们或神灵一定是在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些什么。


带着这份神奇的心情,我离开了庙宇,去办其他的事务。在一个平凡无奇的路口,我缓慢地驾车前进,早已注意到左边路口有一辆红色的车。正当我小心翼翼要接近路口时,这辆车竟然没有停在路口检查有无车辆往来,径自驾出路口!幸亏我反应迅速,及时踩住了刹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辆车的车牌号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2628。


事后,我心跳加速,惊魂未定,却又满怀感恩。这次奇妙又惊险的经历仿佛在对我传递着深刻的讯息:香从三支变成四支,似乎在告诉我,祖先们已经收到我的祈祷,并且正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守护着我。那辆险些相撞的红色汽车,又像是灵性世界对我的一种警示与提醒,让我更懂得珍惜与觉察。


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或许都在引领我们更深地认识自己,更真实地触摸灵魂的边界。我在内心深处对祖先、对宇宙表达深深的谢意,感恩他们以奇妙的方式提醒着我,守护着我,让我继续走在这条充满爱与觉知的灵魂旅途中。


近来我反复被提醒要清理女性能量,今夜又是《红楼梦》聊书会的说明会,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现让我有感自己是不是也和唐僧一样在经历9981难考验我去西天取真经的决心,考验我是不是真的要转换跑道做女性疗愈的工作。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灵魂征兆呢?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觉察这些细微的提示,更真诚、更丰盛地活着。

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

记录:《红楼梦》聊书会首场说明会圆满完成

《红楼梦》聊书会首场说明会圆满完成 
时间:2025年7月24日(四)晚上900--10:04
地点:线上 · Zoom
主持:诗玄乐坊 · 慈登词灯 · 佩玲


今夜,是我人生中一个充满意义的时刻。
一群来自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女性朋友,因为《红楼梦》相聚在一块小小的Zoom空间,
我们用眼神、用笑容、用故事,
轻轻地,开启了一场灵魂的相遇。

我坦白地分享我的不完美、我的紧张、我对红楼梦的爱,
也说起了我为何愿意带起这堂课——
不是因为我有多熟悉红楼梦,而是因为:
我愿意成为一个点灯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与一群愿意走向内在的女性同行。

我们说起晴雯的倔、凤姐的义、刘姥姥的情,
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像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回声。

《红楼梦》,不只是一本小说,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我们的情感、身份与成长;
它是一盏灯,照亮我们迷雾中的人生;
它是一首歌,低吟我们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心声。

不同年龄看《红楼梦》,会读出完全不同的深意:
20++ 读的是 男欢女爱
30++ 读的是 人情世故
40++ 读的是 人生命运
而每一层感悟,都是一次灵魂的成长。

感谢这场初见。
感谢每一位愿意踏进来聆听的朋友。
这仅仅只是开始,我相信后续的每一堂课,
都会是一场灵魂的绽放。

若你也想用半年时间,
从红楼梦的文字里重新看见自己、照见人生、点亮灵魂——
欢迎私讯我,加入我们的聊书会。

——
慈登词灯 · 佩玲
诗玄乐坊主理人 | 灵魂陪谈者 | 文学疗愈引路人
《红楼梦》聊书会
为人生而读 · 觉醒人生 · 照亮灵魂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穿越黑夜寒冬


有时候,我们在成长的路上,
会因为一点点觉察而痛,
会因为一点点真相而不安,
会因为一点点光照进来,而想逃开。

可亲爱的,
光不是为了让我们马上舒服,
而是为了带来改变。

哪怕只是微光,
也能穿透黑夜寒冬。

你已经站在转化的门口了,
就请继续发光吧,
你的存在,已经在点亮世界。🌕

— 慈登词灯・佩玲
#女性觉醒 #灵魂旅人 #觉察的光 #慈登词灯 #灵魂发光计划

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恭喜恭喜,我心中永远的第一名


🌟 吉隆坡第一名,在我心中永远的第一名 🌟

刚刚收到消息,我的丈夫 罗时秾 入围了本届文学奖全国40强。

虽然他常说「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却从未张扬。
而这一次,他不仅站在了全国评选的舞台上,更是——在吉隆坡地区唯一入围者!

这是一份来自文字的荣耀,
更是一份属于默默坚持、深夜写作、不言放弃的礼物。
我知道,他不是为名次而写,
但我也知道,这世上最美的奖赏,
是有人看见你内心的光、你笔下的世界。

在我心里,你不只是吉隆坡第一名,
你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敬佩的灵魂创作者。

致我深爱的丈夫:
你的文学,不止有锋芒、也有温度。
你的存在,不止在纸上闪耀,也在我们生命中发光。

请继续写下去,我和孩子都会一直为你鼓掌💜,愿他继续用文字点亮更多人的心!

**期待,8月30日他上台领奖致辞**祝福!